#走出憂傷


   回首向來蕭瑟處
   歸去
   也無風雨也無晴 
  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       ——宋.蘇軾.定風波

  從來不曾想過,像我這樣一個平凡的全職媽媽,竟然也可以出版一本書。我的小女兒欣宜,雖然她的五官正常、四肢健全,但是她體內的臟器,卻是嚴重畸形。包括兩邊肺臟都長成右肺的樣子、胃和肝臟的位置顛倒、沒有左心房、兩側右心房症又稱無脾症、單一心房、單一心室、大動脈轉位合併右心室雙出口、肺動脈狹窄、全肺靜脈回流異常、房室瓣閉鎖不全、完全性心內膜墊缺損等,幾乎所有的心臟血管都錯置。是否還有其他未被發現的畸形臟器,我們也不知道。

  這樣一個如謎一般的生命體,是這麼努力的在活著!

  為了減輕欣宜心臟的負擔,大部分時候,我們都不敢讓她哭鬧太久,深怕她一哭,就會嚴重缺氧、呼吸困難,甚至引起缺氧性昏厥,所以只要她一哭鬧,就要趕緊安撫她。欣宜也很清楚自己身體的狀況,每次我們稍微罵她,她就會威脅我們說,我要開始哭了。所以在「生命」和「管教」之間如何拿捏,真的需要高度的智慧和堅忍的耐心,我還需要更多的學習。
  
  欣宜在一歲半時,曾經因為醫療疏失造成腦部嚴重缺氧,而呈現植物人狀態。經過十幾年來耐心的復建與教導,很幸運的,她漸漸恢復一些基本的功能。她可以自己吃飯、洗澡、穿衣、如廁等生活自理,這些一般人看似理所當然的動作,要讓欣宜學會,卻是我們數不盡的叮嚀換來的。她現在也已可以自己走路,只是心臟無力的關係無法走得太遠,有時還是必須以輪椅代步。

  但是當時腦部的嚴重缺氧,讓她的心智發展已經受到損傷,呈現輕至中度智能障礙,所以,雖然在我們盡心盡力的照顧下,欣宜的外表漸漸恢復美麗可愛的模樣,可是她卻有一個不太靈光的腦袋瓜。

  她的心靈清純無邪,天真單純又敏感,可是因為智能不足,所以她的學習能力比正常小孩遲緩;她無法正確的使用語言,表達出自己內心的想法;她的社交技巧和自我照料等適應能力也明顯不足;她不能忍受挫折,常常會因小事而發脾氣,生氣時還會亂丟東西;她對陌生的人或環境,會有焦慮或不安的情緒;非常不喜歡吵雜尖銳的聲音等等。

  她堅持每天下午三點一定要吃威德果凍,堅持每次醫院看診結束一定要搭乘捷運,一些讓人無法理解的固執行為模式。她總是在挑戰我的愛心和耐心的極限,如果沒有達到她的期望,她就會跟你「盧」得沒完沒了,直到你投降為止。

*艱辛的求學路

  欣宜的心智就像一個純潔美麗的世界,完全沒有受到人情世故的污染。剛開始我們都無法了解她的內心世界,全家人因而陷入不知所措的無奈,經過一段時間的體認與了解,我們才漸漸的比較能以欣宜的智力,去為她的行為做合理的解釋,進而用她的想法來判斷她的需求,更加以同理心去疼惜欣宜。

  欣宜的家教陳美谷老師,曾說她常常在思考,對於欣宜而言,「學習」的意義在那裡?她說她對於智能障礙或自閉症的孩子,常常是嚴厲又不厭其煩的教著他們必須學會的東西,但是同樣的模式,就不能套用在欣宜身上,因為欣宜嚴重缺氧,只要生氣哭鬧,情緒起伏太大就會昏厥,甚至休克,所以她上課時都會很小心處理欣宜的情緒,避免正面的衝突。就如陳老師所言,如果生命有限,那麼什麼事物才是欣宜最迫切要學習的呢?「學習」的意義又在那裡?也許這正是我和老師都要作深切的省思。因為有陳美谷和周嘉瑛兩位家庭老師,愛心又耐心的教導,所以欣宜可以快樂的在家學習。

  然而大部分的人都無法理解這些原因,甚至學校的老師亦然,大都認為我誇大病情、言過其實,無法體會我們的傷痛與無奈。

  民國九十一年,欣宜就讀台北市國小特教班二年級時,在學校和同學有過一點小小的爭執,就遭受到特教老師很不專業的對待,甚至有學校李姓工友介入不當管教,當時欣宜曾哭到缺氧,差點休克。她們甚至當著我的面(我是全程陪讀),聲色俱厲的責罵欣宜沒有家教,是個被媽媽寵壞的孩子……霎時,我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?淚水在眼眶中打轉。

  特殊教育,應是依照每位身心障礙孩子的需求與能力,給予適性的教育。可是欣宜在學校的特教班上課時,由於任教老師要服務的學生過多,而各個學生的症狀差異過大,有情緒障礙、智能障礙、自閉症、唐氏症、身體病弱等學生都混合上課。此外,學生之間的程度相距極大,使得老師分身乏術、疲於奔忙,學生相互干擾的狀況。本來帶欣宜至學校上課,只是想給她多一點學習的機會,最後卻只流於上學的形式,無法有效的學習。又加上特教班竟然設在二樓,學校無障礙空間的規劃又不完全,讓我們母女每天上學,都是一段非常遙遠的路程。

  民國九十二年,我們選擇讓欣宜在家教育,每個星期教育局的巡輔老師,會到家裡指導欣宜兩個小時,其他時候是我們自己委請家庭老師輔導。只是沒想到,每當一個新學期開始,總會換一個新的巡輔老師,這讓欣宜始終無法適應。她好不容易適應一位老師,並且接受她,卻又要馬上和老師說再見,讓她小小的心靈受到很大的傷害。明明是一個善意的在家教育政策,但是為什麼就貼不近身心障礙的孩子心裡?這些身心障礙的孩子真正的需要,不過只是一份人性合理公平的對待與尊重而已啊!

  陪伴著欣宜,歷經五年多的特殊教育,至今我依然只能嘆息。台灣的特殊教育環境雖然已有改善,但是不管是特教師資或是教學品質,距離先進國家的水準,實在是相差太遠,腳步太慢,這些弱勢的孩子,未來在哪裡?我的內心一片茫然……

  所幸我並沒有沉浸在茫然的情緒中太久,我開始提起筆,記錄下這十幾年來照顧和教育欣宜的心路歷程,當時只是想留下一個面對自己的心情記錄,以及欣宜就學時給老師的參考,並沒有想要出版成書,因為我很了解自己的文筆,是不夠成熟與專業的。當時完稿後,孩子的爸爸決定自己花錢將它印製成冊,與朋友分享,也是他送給我的母親節禮物。

  一年多來,沒想到居然引起許多好朋友熱情的迴響,還有各大報紙和電視媒體的溫馨報導,不管相識或不相識的朋友,都給予我許多的加油與鼓勵,真是令我既驚訝又感動。感謝所有關心我的朋友,不斷的為我加油打氣,我會很珍惜這些可貴的情誼,也會鞭策自己繼續勇敢的向前邁進。

 *巨大的生命力

  許多人也許會認為我這十多年來,所有的時間,都必須照顧一個病情這麼嚴重的孩子,是多麼的不幸。當初得知欣宜患了這樣嚴重的病症時,對我而言,確實就好像是世界末日一樣,恐懼與絕望令我窒息,回想起這段辛苦的歲月,仍然會感到心痛。

  但是這十多年來的陪病歷程,我在欣宜的身上,看到一股巨大無比的生命力。我知道,我必須和她並肩站在一起打這一場硬仗。她是那麼勇敢地,像一個生命小鬥士,面對上天加諸在她身上的百般磨難;她熱愛生命,並且努力不懈地讓溫柔的愛。看到欣宜臉上甜美的笑容,身為她的母親,我又豈能終日憂傷、退縮? 

  兩年前開始動筆寫下這段生命歷程時,確實是一字一淚下完成的,如今翻閱再重讀一遍,依然是淚流滿面,只是已經沒有當時激動的情緒了。可是為了呈現最真實的軌跡,我並沒有以現在的心情來修改它。

  我很慶幸自己能將這段刻骨銘心的生命經驗寫下來,沒有讓時光沖走,而就在書寫的過程中,我彷彿被那些文字徹底的滌淨了。感覺就好像是經過一場心靈治療,慢慢的走出這場生命魔咒,糾纏了好幾年的妄念就此戞然而止,這該是我寫下「愛在生命的缺口」這本書最大的收穫了。

#珍惜所有

  人生轉個彎,換個心態,雖然情勢依舊,卻能重拾自信與快樂。一路走來,因為對三個孩子的愛,讓我可以無怨無悔的堅持到今天,然而支持我能走出這段充滿憂傷日子的力量,卻是我的丈夫國雄。

  國雄總是在關鍵時刻,讓我明白,在這世上,我是他唯一的最愛,這樣深情的許諾,讓所有的憂傷,在剎那間都獲得補償,再長再遠的跋涉都是值得的。在與他朝夕相處的日子裡,他把他樂觀、開朗的個性傳染給我,教我用正面、積極的態度來面對事實,永保一顆赤子之心,總是看到人生光明的一面,他讓我相信生命是美好的。

  國雄一直是個溫柔體貼的好丈夫,從不口出惡言,總是一再容忍我偶爾的失控,也正是因為他的好脾氣、好修養,讓我們這個家,不會因為情緒化的小事而再次受到傷害。所以我常常提醒自己要知足,知足才能快樂。這是一條艱辛漫長的路,夫妻能攜手同心,互相包容,彼此扶持才是最重要的。只是無常卻是如影隨形,無時不在,等到驚覺時,已是人生的遽變。

  民國九十三年九月初,我的母親,在家裡突然無緣無故的跌倒,到醫院求診,竟被診斷出已罹患肺癌末期,癌細胞也已擴散至腦部。我們都下定決心要和母親一起對抗病魔,沒想到,她只做完一個電療的療程就撒手人寰。

  人生實難,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生命難題要面對。母親從病發到往生,僅僅只有七個星期,就匆促的離我們而去,就算過去十二年來,我帶著欣宜在醫院裡,看盡人世間的生老病死,但是對於母親的驟逝,仍舊難以承受。

  直到今天,我依然無法相信,母親已經永遠離開我們了,好希望這只是一場夢,夢醒時又能接到母親打來話家常的電話。然而真正的傷痛與思念,竟是從我再次想打電話給母親,卻不知要撥接至何處開始。

  從出外求學到結婚、生子,尤其是為了照顧欣宜,幾乎佔去我大部分的時間和心力,而都沒能好好的侍奉及陪伴我的父母,及至今日,才深深的感受到「子欲養而親不在」的哀痛。

  再多的悔恨與自責,再多的傷心與淚水,都再也喚不回我最親愛的母親。我知道她一定會以最大的寬容與諒解,原諒我的不孝,但我卻是無法原諒自己。為什麼我可以竭盡心力照顧我的孩子,最後卻無法照顧自己的母親,甚至來不及對母親說一句:我好愛她。一句來不及對母親說出的愛,已經成為我此生最大的遺憾。

  母親的驟逝,使我更深刻的體會到,人生即是無常,美好的時刻也許稍縱即逝,所以我們要分外珍惜我們已經擁有的一切,珍惜身邊所愛的人。

#祝福

 曾看過一篇文章對家庭的詮釋,願與大家分享。家庭的英文字母為 Family,六個字母拆開後,為 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。也祝福每個家庭,大家都能相愛相親,和美幸福。

  因為國雄殷殷的鼓勵,所以才有本書的正式出版,希望可以與更多和我們一樣,對生命充滿熱愛的朋友們一起分享。如果我們的經驗,可以給相同情境的家庭一些愛、希望及生命的體會,那才是我最欣慰的事。
 

〈以上摘錄自天下雜誌出版「愛在生命的缺口」一書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愛在生命缺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