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/7/21那天幫欣宜洗澡時,媽媽心血來潮幫欣宜拍下洗澡的鏡頭,沒想到8/11她就突然病逝了,而這些畫面也成為她在人世間的最後身影。
今天(2/12)是欣宜滿22歲生日,時間過得好快啊!沒想到一轉眼間,欣宜離開人世已經整整一年六個月了(真是難熬的一年六個月),這一年多來我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她,只要一想起我的寶貝女兒,我總是淚如雨下悲痛萬分。我很清楚的知道,我的悲傷將沒有結束的時候,只要我有生之年,只要我還在呼吸,失去心愛寶貝的傷痛便會永遠存在。
可是,這一年多來,我最常聽到的一些安慰的話,就是你要節哀順變、往前看繼續走下去、趕快恢復正常生活、你要放下、你要為家人堅強別讓大家擔心、保持忙碌不要想東想西、日子還是要過趕快振作起來、你要走出去、去旅行等等,甚至有人說別難過,至少你們還有另外兩個孩子(我內心的OS:不管你有幾個孩子,失去的孩子是永遠無法取代的)。
雖然知道大家的安慰都是出於誠心,也很想照著他們說的那些積極正面的方向去想去做,所以表面上裝得樂觀堅強,壓抑自己的悲傷,其實只是為了不讓別人擔心,可是只要一想起欣宜我就悲從中來,幾乎像溺水般地痛苦無助,彷彿部分的我也跟著欣宜一塊兒死去了。我甚至認為自己太軟弱,不夠堅強、不夠勇敢、不夠好,才會一直深陷悲傷的泥淖裡。
直到最近閱讀了一本有關生死方面的書籍 --《我還沒準備說再見》,看完書我才終於了解原來悲傷是被允許的,允許自己好好地大哭,眼淚對我們悲傷復原是有益的,只要容許自己將悲傷的痛苦經驗充分哀悼完成,學會與悲傷和解,雖然這是一段痛苦難捱的哀悼歷程,但是就如同海倫凱勒曾經留給我們的一句話:「到另一邊的不二法門就是穿越它。」只要自己如實的走過這段悲傷療癒過程,一定可以將淤積在內心的痛楚轉化成繼續活下去的勇氣。
哀慟不能逃避,所以一定要腳踏實地走過這段痛苦歷程,才能離開痛苦(但是痛苦不可能完全消失),壓抑或推遲都於事無補,書中描述喪親初期那惶惶不可終日的慘狀,更令我心有戚戚焉,得到莫大的安慰。
《我還沒準備說再見》這本書的兩位作者帕蜜拉.D.布萊爾博士(Pamela D. Blair PhD)與布蕾克.諾爾(Brook Noel)都曾經歷過喪親的痛楚,她們在這段悲不可抑的漫漫長路上摸索,試圖尋找活下去的勇氣及力量。而今,她們以過來人的經驗,帶著同理心與悲憫心,對哀痛逾恆的喪親者伸出援手,扶持他們走過這段人生黑暗期。
書中作者指出,喪親第一年是非常特別的一年,幾乎可以用靈魂出竅來形容。這一年,雖然當事人未必自覺,但其實身心靈都因全力因應巨大的哀慟,以至於失去了往日的直覺。你可能經常恍神,也可能失去痛感。既然你連照料自己都有問題,那麼照顧幼兒與開車等需要專注的事就最好假手他人;也就是說,若要盡快身心復原,這一年的喪親者應該專心照顧自己的身體與內在,好好療傷。當事人的痛苦無可言喻,弔唁者簡單一句「節哀順變」沒有實質意義。朋友們能提供的最好的協助與安慰,就是了解當事人的力不從心,進而關心此人的日常作息,像是幫忙照顧孩子或購買日常用品,以及偶爾來幫忙做飯或帶他(她)出去吃一頓等等。
另外一個對我個人很有啟發性的論點是「情緒突襲」。以往只聽說有些人遭逢家變後迅速搬家,以免觸景傷情。但這本書說的,其實恰恰相反,因為哀慟不能逃避,所以一定要腳踏實地走過這段痛苦歷程,才能離開痛苦(但是痛苦不可能完全消失)。壓抑或推遲於事無補。
在「失去子女」篇,桑德斯博士在《活過哀慟》書中寫道「……各種喪親事件都會帶來罪惡感與憤怒感,但喪子父母的這些感覺永無止境。專家們統計過,喪失配偶需要三至五年的療傷時間,但是失去孩子的哀慟可能持續十至二十年,甚至一輩子,孩子去世大大改變了我們的生命,可能沒有任何替代方式。就算有,能夠讓我們減少的痛苦也有限。這不是說我們不可能再快樂,而是說這種損失留給我們全然無助與灰暗絕望的感覺。」
而在『哀慟過程的迷思與誤解』篇更寫道:
哀慟不必是消極被動的。
哀慟是你生命遭受重大損失後治療創傷的首要之務。
——鮑勃.戴茲(Bob Deitz),
《喪親後的生活》(Life after Loss)
哀慟就像異鄉,在這片土地上,我們說與聽一種自己無法了解的內在語言。為了讓我們在異國大地上有個嚮導,此章將描述常見的迷思與誤解,以利你遊走於內在的疆域。
學校或家庭幾乎不教生活因悲劇而破碎時,情緒上或實際生活上應該如何因應,特別是當意外死亡事件發生時。突然喪親可能使人陷入旋風般的情緒與內心深處的反應,我們被糾結反轉,直到落在一個感覺怪異如在其他星球的地方。就像龍捲風一樣,我們沒有時間準備,事前幾乎沒有任何警訊。
我們從沒想過生命會如此脆弱。然而一旦經歷了悲劇性的喪親之痛,我們看待生命便從此不同。我們變得能夠敏銳了解人這種生物的微妙本質,生命也呈現出以往沒顯現出來的珍貴性。
你會清楚了解自己對於哀慟這件事的感覺,已經從「降臨到身上的事」轉為「為了療傷而做的事」。記住,當生命彷彿失控,此時也確實失控,你在如何哀慟這件事上是有主控權的。這種主控權可以增添你的力量。
本章我們要談許多人迄今仍然相信的哀慟迷思。你或許已經碰過這些錯誤的信念。了解這些迷思後,我們才能將自己準備得更好,以應付日後的挑戰。
迷思一:死就是死,突然發生或長期拖延都一樣,我們哀慟的方式也一樣
所有人的哀慟過程當然有共同點,但根據我們的生活經驗、年齡、性別、變通程度、喪親次數、健康狀況、文化期待,以及與逝者的關係,每個人各有獨特的哀慟方式。沒有任何兩個人的生活史以及與逝者的關係完全一樣。
第一個迷思是,那些在毫無預警之下喪親的人,度過哀慟期的方式與節奏,跟那些目睹親人長久纏綿病榻或受傷後很久才去世的人完全一樣。如果所有人哀慟的方式都一樣,事情該有多麼簡單,只要印一本哀慟手冊就行了。但事實不是這樣。你用不著向別人解釋何以你哀慟的方式與別人不同,重要的是你了解自己獨特的哀慟過程。
迷思二:我只要保持忙碌,就能減少或除去哀慟
為了避免痛苦,悼亡者可能選擇保持忙碌。我們或許會清理房子、撣去書櫃上的灰塵、清理抽屜,以及從事其他耗時的工作。不過,你會發現忙碌只是一條臨時的岔路,只在很短的時間裡有效。沒有方法可以逃避哀慟。保持忙碌或許能暫時改變心情,就像酒精、藥物或暴飲暴食一樣,但你終究必須面對摯愛已經離開的事實。
迷思三:我必定正在發瘋或失控
遽逝使生者在很多方面受傷,這些遭受打擊的人可能表現出旁觀者想像不到的行為。許多人說他們此時沒有感覺,也不關心任何事。你周圍的人或許原先期待看到你明顯的心煩意亂,因而此時他們會說:「哇,你應付得真好。」或者「我以為你會很慘。」你會覺得自己彷彿置身迷霧之中,無法做出任何決定。你可能表現出一副無所謂的樣子,也可能工作效率特別好。當你內心設法對付難以想像的事情時,外表最常出現的是眼神空洞,有時候你或許哭不出來。這些表現可能令外人和家人很困惑,但很多人都表示有過這樣的經驗。這些情緒是正常而且暫時的。
某些原始文化完全接受「發瘋」,但我們這樣的文明社會卻用藥物讓生者克制自己的情緒。我們為什麼這麼害怕自己的感覺?我們知道有醫生開藥,特別是開給女人,讓她們度過困難時期。他們所做的實際上只是在拖延正常的哀慟期。有限度的發瘋完全沒問題,也是哀慟過程中一個正常的部分。釋放出痛苦情緒正是準備開始療傷。
迷思四:我要確定別哀慟太久-- 一年應該夠了
社會習俗與宗教信仰有時會添加一些悼亡的規則,例如悲傷時間的長短、服喪時該穿什麼、喪期的舉止行為,以及何時何地跟誰談論死亡悲劇。我們遭逢遽逝或任何死亡事件時,必須找出自己能夠走過這段經歷以便再度擁抱生活的方式。重建生活通常需要兩年或更久,有時候也可能永遠無法完全復原。我們紓解哀慟的方式,必須因應我們從彷彿毫無意義的悲劇中找出意義的需要,而這種事是無法限定時間長短的。
迷思五:如果我對上帝或死亡事件當時的狀況生氣,我就是壞人,必須「付出代價」
憤怒會帶給某些人極端不舒服的感覺,但卻是最需要紓解的情緒之一。如果你氣上帝,別太譴責自己。猶太導師厄.洛曼(Earl Grollman)寫道:「你可以對上帝尖叫,祂受得了。」《聖經》詩篇中充滿了對上帝不公平的憤怒。我們相信上帝能夠處理我們拋給祂的任何東西。不過,你若發現自己的憤怒逐漸失控,像是摔壞貴重物品、威脅且準備殺掉某人、打算燒掉教堂或醫院、或是有自殺傾向,就必須馬上求助專業人士。
迷思六:朋友們告訴我現在應該放手了。既然別人都已恢復正常生活,我也應該
你可以繼續保有從逝者而來的愛的回憶、學到的功課,以及得到的禮物,也可以在內心某處繼續愛著逝者。或許你的親朋好友不是這樣說,但你渴望保有個人生命史中重要的一部分,並不會阻礙生命的進展。我們可以舉布蕾克的母親為例。她總是說自己是兩個孩子的母親,其中一個孩子死了。死亡不會抹去那人曾經存在的事實,也不會抹去那人在我們生命中產生的影響。紀念逝者並重溫過往特殊歲月,仍然可以讓你重返正常生活。雖然「我選擇不遺忘」的立場,似乎與生活向前看的概念相左,但其實有助你加速復原,並讓你能夠多少掌握一種似乎失控的情況。
過了一陣子,你的親朋好友可能會(依他們的時間表)設法要你重新生活,鼓勵你「忘掉過去,重新往前走」。他們是出於好意,說的話也有幾分道理,不過你可能還有一些事情未了。我們建議你保持對逝者的感覺,繼續珍惜那些回憶,也就是在面對當下、走向未來的同時,仍然記住過去。
迷思七:我一定要在一段時間內穿黑衣,否則別人會認為我不尊重逝者
葬禮著黑衣的習俗由來已久,起源於人們認為精靈會圍繞在遺體四周,其中有些是邪靈,而穿著黑衣可以使生者不彰顯,免得被邪靈騷擾。
十九世紀時出現了明確的規則,限定哀慟期長度與該時間內的衣著。寡婦應該哀慟兩年,不多也不少。《美國早期的死亡習俗》(Death in Early America)一書作者瑪格麗特.M.柯芬(Margaret M. Coffin)說:「維多利亞時期,婦女哀悼父母或子女時必須穿一年黑衣,時間比哀悼丈夫少一半,但服飾類似。若是哀悼祖父母、手足,或留下部分遺產給你的朋友,那麼穿黑衣的時間是半年。哀悼叔伯或侄甥晚輩的時間是三個月,而且可在衣服上加白邊。」
幸運的是,美國悼亡的習俗至今已經改變很多,喪親的程度不再以衣服的色澤來衡量。更何況服飾的色彩絕對會影響我們看待自己的感覺──色彩鮮豔的衣服可以提高我們和周遭人的精神。因此,儘管穿著讓你擁有最好心情的衣服吧。
帕蜜拉認識的一位女士在丈夫葬禮上、並且不時在持續數月的哀悼期內,穿著紅白藍三色的衣服。她先生曾在戰爭期間服役,遽逝時仍是非常愛國的人,她的服飾顯然有助自己紀念丈夫。
迷思八:我用不著這麼哀慟,如果我用酒精或藥物來減少悲傷,感覺會好得多
有些生者會使用或加強使用酒精或抗憂鬱藥。傷痛感不會消失,只是暫時隱身,伺機再現。人們誤信「我若在喝酒時除去傷痛,清醒後傷痛就沒有了」。事實絕非如此。當你停止使用這些轉變心情的外物時,必須從當初離開的哀慟點經歷整個過程。終止哀慟是沒有捷徑的。
當然,找到一位願意開鎮靜劑的醫生並不難,買一瓶琴酒也很容易,但是長期以外在物質作為解決之道則是弊多於利。你會更加困惑,痊癒之日遙遙無期。
不過,如果你感到特別焦慮、沮喪或缺乏足夠的休息,以應付情緒與做決定,那麼暫時以藥物解決困擾,以便身體能發揮功能就可能有必要。在喪親初期的痛苦中,使用處方安眠藥或抗焦慮的藥物並不罕見。在做這種決定之前,應該請教專業人士。你或許也可以上網查查含天然成分的草藥療方,很多人曾經受益。
鮑勃.戴茲在《喪親後的生活》中說:「你若要做哀慟情緒的主宰,就必須用全部感官來面對喪親這件事。但你若處在飄飄然的狀態,就不可能那樣做。」
迷思九:我若談論喪親之痛,只會覺得更糟
你一定要談及此事,說出來,不斷地說。找一個願意傾聽的人,說到你一時無法再說為止。然後等到你覺得還想再說,就重頭再說一遍。除非你經歷哀慟的過程,否則你就無法走出來。不論隱藏或否認,都只會延長哀慟期。跟其他經歷過哀慟的人見面討論,有助你走出這段過程。愛倫.蘇.史德恩(Ellen Sue Stern)在《與喪親共存:哀慟寡婦的冥想》(Living with Loss: Meditations for Grieving Widows)中寫道:「重要的是讓自己盡量多講。回想你的丈夫或摯愛,腦中重演他生命最後的日子、葬禮,以及任何其他與死亡有關的細節,這樣可以加快復原。現在,請只跟那些扶持你、體諒你、你願意講多久他們就溫柔的聽多久的人在一起。」
請參閱: 《我還沒準備說再見》http://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0010535057
《我還沒準備說再見》充滿了真人故事,作者筆端既有同理心,又有愛心,所有解釋與建議的目的,都是要幫助生者堅強走過哀慟,如何重新正常生活等等。我在閱讀本書時,不斷的產生但願我早已讀過此書的感慨,正如作者所說,喪親之痛無可遁逃,如果你與逝者關係密切,那麼隨時隨地都可能遭到情緒突襲。作者指出,我們要正面迎接這種突襲,每一次經歷都讓你的心靈得到一次洗滌,使你在療傷止痛路程上繼續邁進。希望書中訊息能廣為人知,因為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如何安慰與陪伴喪親哀慟中的人。
因著欣宜的帶領我真實地接觸生命也靠近死亡,開始明白了人生真實的苦痛,也真正體會到生命的艱難。在無力逆轉死亡到來的巨大黑影下,我學習了臣服、謙卑,也學習了慈悲和溫柔以待生命。在她離開人世後,其實還有更多更難,需要繼續學習的生命課程,而我現在最迫切要學習的是,告訴自己不要一直為失去她悲傷,而要為曾經擁有這麼棒的孩子感到欣慰,重新擁抱希望與人生。她犧牲自己來教導我,所以我當然必須努力學習,哀傷是個自然的過程,我希望能在失去中慢慢轉化自己,重新發現生命嶄新的意義。
沒有了欣宜,我們的生活再也無法一樣了,不過,現在的我依然會持續將每天看到的美好和感動,在心中和她分享,我要讓她知道,即使在她離去後,媽媽還是會繼續努力堅持走正確的路,做個讓她引以為榮的媽媽。她此生引領我的成長也還會一直繼續,我會繼續思索,繼續領悟。我也會在有生的每一天,在我的心裡緊緊擁抱她,親吻她,告訴她媽媽非常思念她。媽媽永遠愛她!
祝福在天上的欣宜寶貝生日快樂!
留言列表